短视频的定义,抖音,微视,快手logo
导读:刷短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娱乐活动,十几秒的时间就能传播快乐。抖音、快手、微视等短平台近几年快速发展,成为了流量的聚集池。本文将以这三个产品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行业背景 1.1 短的定义
短即短片,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
1.2 短的市场规模
1.3 短市场格局
1.4 国内短活跃度排行榜
1.5 短产业链
1.6 短的生产者
二、竞品选择 2.1 抖音
2.1.1 抖音产品介绍
抖音,是一款可以拍短的音乐创意短社交软件,该软件于2016年9月上线,是一个专注年轻人音乐短社区。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选择歌曲,拍摄音乐短,形成自己的作品。属于字节跳动旗下的短APP。
2.1.2 字节跳动的融资和投资
2.1.3 抖音产品负责人
2.1.4 抖音的产品定位
2.2 快手
2.2.1 快手产品介绍
快手APP是隶属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快手 的前身,叫“GIF快手”诞生于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生产、生活的平台。
2.2.2 快手的融资
2.2.3 快手的产品定位
2.2.4 快手的产品矩阵
2.3 微视
2.3.1 微视背景
微视隶属于旗下的短产品,用户不仅可以在微视上浏览各种短,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作短来自己的所见所闻。此外微视还结合了和等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将微视上的给好友和社交平台。
2.3.2 微视产品介绍
2.4 产品概述
2.5 抖音快手的分发逻辑
三、产品分析 3.1 战略层
3.1.1 抖音、快手、微视产品定位
三个产品的社交属性:
微具有很强的社交属性(相对于快手和抖音)的工具产品。的社交是其最擅长的方向,在前期的推广借助了和两大社交工具为微视用户增长了巨大的帮助,在其模块导入了和的关系网,强化了微视工具的社交属性。
3.1.2 产品枪形思维
所属市场:
抖音、快手、微视:细分市场
驱动形式:
抖音、快手、微视:驱动
产品阶段:
抖音、快手、微视都是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
目前策略:
抖音:防御策略
快手:优化策略
微视:优化策略
3.1.3 产品的生命周期
微视:所处在用户基数增长和群体认知阶段。
3.1.4 小结
抖音:抖音设计出发点是以音乐和短为切入点,主打年轻人感兴趣的短。是一个帮助用户表达自我,记录美好生活的短。抖音以智能算法推荐为基础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目前是为驱动,所处阶段是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在国内处于短第一名目前的策略是防御策略并开始尝试各种商业变现。
快手:最初是一款用来制作、GIF图片的手机应用。2012年11月,快手从纯粹的工具应用转型为短社区,用于用户记录和生产、生活的平台。由前期的工具型产品转型为UGC短社区,后面加入智能推荐算法,形成了智能推荐为基础,记录生活的短平台。目前也是为驱动,所处阶段也是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在国内处于短第二名,目前的策略是优化策略并尝试商业变现。
微视:内部其实很早开始就已经开始做短,但是出于某些原因被废弃了,后来看到抖音和快手等短火起来,“复活了”短“微视”后面以强大的社交能力及资源迅速将微视挤进短第三名,并投资了快手等短平台。目前微视以追赶形式试图争夺短第一的宝座。目前微视出于用户增长期,也开始尝试一些商业变现的形式。
总结:抖音、快手和微视是国内短三大巨头,背后都有很强大的资源,其他的短想分一杯羹,可以从差异化方面入手,比如美拍以拍照美颜、滤镜等入手,打造自己短的核心竞争力。
3.2 短的用户群体
整体偏年轻化,二三线城市为主舞台,下沉市场渗透效果显著。
3.2.1 抖音的用户群体
主要是35岁以下用户占比近70%,下沉效果明显,低线城市用户占比已达56%。
3.2.2 快手的用户群体
主要是30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超70%,仍以低线城市为主。
3.2.3 微视的用户群体
主要是30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超55%,仍以低线城市为主。
3.2.4 抖音、快手、微视用户差异化分析
抖音、微视、快手虽然都是短赛道的产品,但是产品定位还是有所区别。抖音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音乐短社区,目标定位一二线年轻人,坚持“时尚、潮流”的定位,打造 15S 的音乐短社交。微视则是直接对标抖音。用户通过和一键登录,可将拍摄的短同步到好友、朋友圈、好友和空间。快手是用户记录和生产、生活的短社区平台。比起前两者的潮和年轻化的定位,快手面向用户人群更广泛,创作的内容和主体也更贴近普通人生活。由上,我整理如下结论:抖音,年轻与潮流,重“内容”快手,真实接地气,重“人”微视,重“引流”抢占两者市场。
3.3 范围层
3.3.1 抖音、快手、微视脑图
抖音:
快手:
微视:
功能对比:
同样功能重要性不同:
上传拍照功能—抖音和微视的上传功能做的很突出,而对于快手而言该功能层级就相对低一些。
直播功能—抖音的直播功能放在首页(层级一级)快手的却放在个人中心里面(层级二级)微视却放在频道子层级中第6个子栏目,而且还需要滑动才能找到,相对前两者层级隐藏的更深了。
功能—抖音和微视都把作为一个单独tab展示,层级一级,而快手将放在个人中心(二级层级)
抖音首页5个tab中第二个是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区)推荐,是变化的。微视首页5个tab第二个是频道,内容板块是固定的。快手3个一级层级的tab,基于地理位置的是位于低个,显示的区域为“同城”其范围比区更大一些。
3.3.2 抖音、快手、微视主要功能对比
通过上图对比发现,快手的功能是最多的,其次是微视,功能做的相对较少的是抖音。除去基本的核心功能外,我们可以看到快手有游戏中心、生活、学习、k歌等功能。微视为了增加用户的增长,增加了红包任务、抢先预约的功能。而抖音为其他应用导流增加了小程序入口。小程序涵盖字节跳动旗下各类产品。
3.4.1 首页
浏览模式对比: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三者的浏览模式几乎一致,都采用全屏循环播放模式。快手有几点差异化:
右滑出现的是列表的缩略竖版,抖音和微视则都是进入主页。
3.4.2 首页布局对比
快手的导航,采用了安卓的MD设计规范,将导航放于顶部,利用抽屉导航收起其他功能。这与快手的早期用户定位有关,毕竟是主攻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用户用安卓手机偏多。遵循MD规范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3.4.3 首页布局对比
抖音和微视在手势操作保持一直,快手的操作与前两者有所不同,快手的单击是切换出进度条/暂停图标,这与用户看的习惯相违背,我们在看、优酷、爱奇艺、西瓜等主流的,单击都是暂停。
快手的左滑是的列表,列表的设计没有问题,优酷app在切换下一集也有这样的列表展示,就是左滑动的操作,对于经常用微视和抖音的用户动作和目的不符合的设计。设计并没有好坏,遵循用户的操作习惯的设计都是好设计。
3.4.4 首页功能细节对比
首屏抖音和微视只有一种展示方式全屏式而快手默认宫格式,快手也有全屏式
宫格式和全式优点和缺点:
拍照上传功能:
抖音和微视都采用“驼”式tab,特点是:相对剩余的四个tab上传/图片的优先级更高(符合UGC短主旨)但是抖音采用悬浮式,这种样式是安卓和iOS规范区别之一。这种样式运用在首页,优点:拍照上传照片/重要性非常高,与产品(UGC)相符合。但是这种样式的缺点是:
遮挡部分内容。
当背景纯白色与背景区别不清楚。
界面布局:
抖音和快手界面布局基本一致。头像、收藏、评论、都在右边,微视的在中间。抖音的音乐在下面,快手音乐在左边,没有将音乐放在首页。
快手和微视将用户评论在首页展示出来,抖音却隐藏。
抖音的图标大小一致,除了在色彩上有所区别。快手的图标除了色彩上区别外,在大小上也有区别。
微视的图标和抖音的一样,只有颜色的区分,没有大小的区分。
任务红包:
微视新加了红包任务,来产品的打来率和互动性。
直播入口:
抖音将直播的入口在首页展示出来,其他都没有。
3.4.2 第二个tab
地理位置分析:
第二个tab 抖音和快手都是以城市的地理位置为区分抖音是以区为最小单位而快手是以市为单位推荐内容,而微视是固定模块的内容,且内容的分类比较多。猜想是将的综艺和自制内容融入进来,这也是资源的优势
首屏幕排布分析:
抖音和快手展示不同。
抖音(首屏)是左右上下对齐瀑布流设计,而快手(首屏)山下左右错位的瀑布流设计。微视虽然也是瀑布流设计但是有活动页且可以左右滑动切换。
位置切换:
抖音可以切换地理位置,快手不可以。
搜索功能:
快手和微视在该页都有搜索功能,抖音没有。
对齐和瀑布流和错位的瀑布流分析:
快手错位的瀑布流从视觉上会给人感觉页面较乱,且一屏可以看到完整页面没有抖音对齐的多,且向下滑动时候,人的视觉要反复的移动,长时间看快手设计样式会让眼睛更加疲劳。相比较而言,抖音(首屏)的样式会更好一些。至于滑动后采用错位的瀑布流猜想是错位的瀑布流可以让用户左右仔细看,减少的对比增加的打开频率。
直播的识别度:
上下的间隔:
抖音上下的间隔较短,且为黑底,区别比较明显,而快手山下分割较宽,产生了大量的留白,相比较而言,展示的显示会相对少一些。
头像对比分析:
抖音的头像位于上,虽然面积小,但是一定程度上会遮挡可是范围。快手头像位于和留白各占一半,从遮挡上,快手更好一些。但是快手的底图是白色,如果用户的头像是白底,识别性就不强。
距离信息:
抖音距离信息与头像在一起,从信息的聚合上来说是比较合理,而快手距离信息与头像分割两边,直观性没有抖音好。另外距离信息的识别度上,抖音的更加醒目,快手相对较弱一些。
3.4.3 拍照上传
条目分析:
抖音的底部是5个tab分别是:拍照、拍60s、拍15s、影集、开直播。快手底部是默认4个tab分别是:拍照、直播、K歌。
微视是角色使用、拍照、本地上传、智能模版、红包5个模块,与其他两个完全不同。
拍摄的时长:
抖音默认15s快手11s以内为什么?
抖音拍摄有60s,快手57s为什么?
快手支持5分钟,抖音其实也支持,只是把它隐藏的更深,为什么?
猜想原因是:
短定义是30s以内,数据表明大部分短都是在15s以内,相对于抖音的15s,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毕竟带宽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发布越长,对于创作要求越高,需要花费时间越久,所以平台倾向于引导发比较短的,提高平台的量。
相对于快手,抖音的用户量更大,相同量(数量)情况下一个越短,带宽费用越低。
抖音将发5分钟隐藏的更深一些。还有可能由于自己的技术5分钟没有快手技术强。还可能抖音的用户发5分钟的需求不强。增加查找路径可以一定程度筛选优质的。
抖音一分钟以上会根据的粉丝量逐渐解锁该功能。
一致性:
都是图标加文字,一致性比较好。快手的翻转、闪光灯只有图标,变速、定时、倒计时是图标+文字。一致性较差。
抖音:底部tab上面三个按钮分别是:道具、开始、相册,左右都是图片icon一致性较好。抖音的却是:魔法、美化、开始、音乐、相册。且既有图片又有icon一致性较差。
空间布局:
抖音整体icon比较小,留出可看的空间比较大。快手的icon多且杂,整体空间看起来比较拥挤,视觉感不强。
重要性和频率:
抖音界面开始拍照那一栏有3个功能,快手有5个功能。抖音的3个功能左右对称,间距比较大,用手选择起来,效率和误触更少。快手的5个功能排在一起显得拥挤,用户误触的几率更高。
底部tab功能:
抖音是拍照、60s、15s、影集、开直播;快手是拍照、直播、k歌。不同功能是影集-k歌。抖音的设计是:将拍15s、60s与拍照、影集、开直播同一层级,时长显得很重要。快手与拍照、直播、K歌同一层级,具体11s、57s、5分钟 相对于拍照、直播、K歌低一层级。
条目分析:
抖音和微视比较相似。抖音是粉丝、赞、@我的和评论;微视是赞、粉丝、私信和好友。
抖音的@我的是用户在发布时候@好友,目的是提醒重要的人去观看。增加用户的互动性。微视的在中@我隐藏在右上角的里面,相对而言层级更深。不利于用户的互动。快手用户在发布@朋友,朋友仅在栏目收到一条,并没有单独独立出一个版本。相对而言没有抖音和微视那么强。
功能重要性层级:
抖音中是第一层级,粉丝、赞、@我的、评论是第二层级。
快手中、动态、私信同属于同一层级。微视中是第一层级,赞、粉丝、私信和好友是第二层级。三个产品中对于抖音和微视是一致的,快手将功能弱化。
创建群聊功能:
抖音的群聊功能,是类似于的语音、对话功能。具有即时通讯社交功能类似于。快手的创建群聊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类似于兴趣小组。虽同为社交用户通讯特点不同。
新:
抖音新是未读是一个橙色的小点;微视是在最近标题旁出现“新”读完后,则消失。从辨识度上,抖音的辨识度更高,且更合理。快手直接是分为最新(未读)和已读两个类别。
推荐好友:
抖音和快手在页没有推荐认识好友的功能,微视有。目的是利用和的社交数据增加用户的互动性和粘性。
评论功能:
抖音是直接将用户评论单独独立一个模块。抖音是同一收归到里面。微视用户评论也是直接在(最近)这个和快手很相似。
赞功能:
抖音和微视都是将赞独立一个模块,但是抖音排在第二位,微视排在第一位。快手仅仅是。
粉丝功能:
抖音排在第一个,微视在第二位置。快手也仅仅是。
3.4.5 我的
条目分析:
抖音和微视我的是第一层级,快手是第二层级。路径是;首页-更所-用户头像-用户信息详情。设计原因:这样设计是因为快手的首页的导航结构决定的。
加好友:
抖音和快手将加好友功能放在首页,加好友放在tab中。抖音的加好友,分为好友列表和发现好友两个子模块并支持搜索。快手是推荐好友和通讯录两个模块不支持 搜索。微视只有加好友和授权好友链,支持搜索。
地理位置:
抖音和快手支持选择地理城市,微视在该页面并没有该功能。
同一层级数量:
抖音同一层级有三个,快手有五个、微视有两个。同一功能的侧重点不同。这与该产品的设计逻辑和所具有的资源以及未来发展的优劣势相关。
群聊:
快手会将自己创建的群聊展示在该页,抖音的群聊功能在tab中。微视没有群聊功能。
发布:
快手在个人中心有发布的功能,会一定程度上遮挡自己已经发布的作品,并且发布在该页并不合理。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快手的没有底部tab,发布这一高频且重要的功能切花tab容易被隐藏,这是该设计架构的弊端。
设置封面:
快手和微视具有更换封面的功能,抖音没有。
钱包:
青少年保护功能:
3.5 交互层
3.5.1 抖音、快手、微视(上传照片/录制功能脑图)
3.5.2 拍照流程
抖音的拍照流程:
快手的拍照流程:
微视拍照流程:
抖音、快手、微视拍照上传优点和缺点:
发布的时间对比:
3.5.3 视录制流程
抖音录制流程:
快手录制流程:
微视录制流程:
对比分析:
抖音和快手录制上传路径比微视短,少了一步。从效率上来讲,更加便捷。
3.5.4 拍照界面对比分析
音乐功能的层级:
快手和微视音乐的功能,微视的会更好一点,因为微视一排只有3个按钮,微视有5个,从误触和效率上微视会更好点。
相同功能重要行层级不同:
同一功能细分类别不同:
发红包功能:
微视特有发红包功能,抖音和快手都没有。原因是:一方面快手和抖音用户量远大于微视,微视出于增加用户量阶段。发红包提高用户活跃度。第二方面快手和抖音都有极速版本,重点在于刷刺进活跃度,挣钱。第三方面,在业务设计方面抖音和快手没有设计该功能,而微视在首页就有发红包功能,而且在个人中心也有红包体系设计逻辑。
3.5.5 特效界面对比分析
特效类别:
抖音的特效有:热门、最新、扮演、氛围、场景、头饰、新奇、美妆、变形、游戏、测一测共11个。
快手的特效有:热门、最新、美萌、氛围、搞怪、换装、美妆、新奇、配饰、萌面、游戏、魔音、AR、记录共14个。
微视的特效有:热门、最新、王者变身、可爱、唯美、潮酷、氛围、创意、搞怪共10个。
从类别上快手>抖音>微视。
特效一屏展示的数量:
抖音和快手都是一屏展示15个(横5竖3)微展示4行,但是一行却展示4个共16个。微视数量大于抖音和快手。
抖音、快手和微视浮框的对比分析:
微视的浮框设计形式优于抖音和快手。理由1:微视浮框面积大于抖音和快手,手可操作的区域大;理由2:微视一行4个,抖音和快手都是5个,单个图标面积大,空间上下间隔大,误触性比快手街抖音都低,另外图标越大越容易被用户看清楚,使用的可能性就越高。理由3:微视展示3行半,其中一半可以让用户指导往下滑动还有其他特效。抖音刚好只有3行,新手用户看到这里会以为只有15个特效,在一定程度降低剩余特效的使用率。快手是刚好第三行有一小部分被遮挡,用户误以为以为是快手软件问题。所以对比三者微视这块设计是做得更好些。
特效浮框上面的开始录制按钮:
抖音和微视都在录制页面,选择特效弹框时将开始录制按钮遮挡,快手却放出来。
缺点是:在向下滑动查看特效时会遮挡中间的特效(播放按钮大小和特效图标大小一致)
关闭按钮:
3.5.6 录制中界面对比分析
录制中状态:
录制中三者文案对比:
抖音只是一个图标“对号”快手是一个“箭头”下一步;微视也是一个“箭头”拍好了,从文案理解度上,微视大于>快手>抖音。建议文案为:“录好了”更直观。另外快手图标“箭头”与微视的“箭头”相比,微视的更好一些,因为“箭头”的方向性和目标性更强一些。
3.5.7 录制暂停界面对比分析
删除功能:
1删除功能对比。抖音将重新拍摄隐藏的很深,只是在左上角“x”有提示:是否移除当前?a、重新拍摄、b取消、c、退出。不希望用户进行此操。快手和微视将删除该段做的比较突出,方便用户删除。
2删除交互对比。
抖音是将重新拍摄和退出放在同一个弹窗提示上,且该页面有3个按钮,按钮越多,用户做出决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越难做出决定。
关闭按钮:
微视的关闭提示:是否保存当前操作至草稿箱?a、保存、b、不保存、c、关闭。
对比分析:微视的设计更好,因为在录制暂停页面中,关闭按钮可能是误操作,抖音和快手是直接退出,微视是提醒你保存作品,显得更贴心。毕竟一旦退出作品将被删除,无法恢复。
红包功能:
3.5.8 制完成界面对比分析
录制中返回与退出:
功能数量上比较:
抖音有:选配乐、特效、文字、贴纸、滤镜、剪辑、画质增强、自动字幕8个功能。
快手有:美化、配乐、特效、封面、剪切、涂鸦、贴纸、文字、画质增强9个功能。
微视有:一键出片、剪辑、音乐、文字、贴纸、画幅背景、滤镜、美颜、特效、发红包10 个功能。
相同功能优先级不同:
比如选音乐;抖音将选音乐排在第一个图标的位置,快手放在第二位置,微视放在第三位置。可以看出三个产品对于音乐的需求的重要性不同,另外对于相同功能,支持的内容量也不同。比如:抖音的音乐配乐和音量是独立分开两个tab,快手和微视是放在同一个页面。比如选文字:抖音的文字功能和选特效 、贴纸是同一层级,而快手文字是和剪切、涂鸦、贴纸和画质增强是统一层级,明显其层级弱于快手的层级。
便捷性方面:
相对于抖音和快手,微视能快捷的一键出片,更加便捷、简单。
3.5.9 发布界面对比分析
存草稿和存本地功能:
抖音和微视当页都有将存草稿的功能,而且抖音的存草稿优先级比微视更高。微视的保存本地功能优先级比抖音的更高。快手只有你想返回上一级时,会弹框提示:要返回吗?a、返回、b、保存并退出、c、取消,且返回颜色更加抢眼,想引导用户返回。对于保存草稿和保存本地场景分析:对于用户而言,保存草稿和保存本地是完全不同,首先你存草稿是存在平台上,当你再次登录时候,可以气泡提示:您有未发布的,你可以快捷的查看并发布,而保存本地,当你需要上传发布时候,抖音和快手需要选择相册选择发布,微视则需要选择本地上传,从整个操作的便捷性方面,保存草稿的优先级要高于保存本地。从界面上看抖音的设计样式要优于微视。快手没有保存本地,而是直接保存到平台。
返回:
抖音和微视就是这样设计的。
选封面和片尾:
抖音和快手是默认封面,无法自己选择封面,微视可以根据的爱好选择封面和片尾。微视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同时在用户的吸引力和推荐方面提高用户的精准推荐。
添加小程序、个性化设置和同步到朋友圈:
3.5.10 发布中界面对比分析
发布中对比分析:
抖音的发布中的进度是一个圆圈加数字;快手也是一个圆圈加数字和文案;微视是进度条加数字和文案。
对比分析:抖音和快手相比较,快手的设计更好。理由:抖音的上传中,识别度更高且有文字说明,更加直观。微视的设计比抖音和快手都好。理由:微视是浮框,且有进度条,位于整个屏幕上方,为了减少干扰,特意做了半透明化处理。从视觉醒目程度上比较,微视的设计优于抖音和快手。
发布中等待这段时间的处理:
3.5.11 发布成功界面对比分析
发布成功的对比分析:
快手的发布成功和发布中一样都是在你发布的框中,视觉上没哟抖音和快手突出,但是却了“再拍一个”的入口,为用户再次拍了一个快捷入口,这样设计从的角度提高了用户拍的可能性。
微视的发布成功,也是采用浮框的形式,但是颜色上采用和背景低低饱和度,稍微区别背景的设计,并且浮夸有关闭按钮。如果用户不关闭,也是在当前页停留1-2s自动关闭。其和快手一样都引导到和朋友圈达到二次传播的目的。这样的设计也是依据自己所持有的资源所决定。与抖音相比没有引导再拍一个的提示。其原因是微视的拍的入口在底部的tab,入口很明显,而快手的入口只是在由上角,入口没有微视那么突出,为了弥补其缺陷,才将增加一个“再拍一条”的快捷入口。
3.5.12 用户体验地图
抖音录制:
快手录制:
微视录制:
抖音快手微视发布60s操作步骤与时长对比:
分析:
抖音和快手都是12步完成,但是抖音和微视相差30多秒,主要原因是微视在上传花费的时间比抖音多,大致是抖音的5倍时间。
快手的时间比抖音多,主要是快手的操作需要14步完成,比抖音的12步多。抖音和快手在上传的性能相差不大,微视比以上两者都弱很多。
抖音、快手和微视发布60s短的对比分析(第一段)
抖音、快手和微视发布60s短对比分析(第二段)
抖音有60s模式,微视默认只能发60s,快手如果选发60s,智能选择5分钟模式,因此才造成发60s多了2步操作。至于为什么快手时间只有11s、57s、5分钟三种推荐模式;抖音是15s、60s两种模式;微视只有60s模式,之前的分析已有讲过。
猜想原因是:
短定义是30s以内,数据表明大部分短都是在15s以内,相对于抖音的15s,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消耗的资源越少越好,毕竟带宽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发布越长,对于创作要求越高,需要花费时间越久,所以平台倾向于引导发比较短的,提高平台的量。
相对于快手,抖音的用户量更大,相同量(数量)情况下一个越短,带宽费用越低。
抖音将发5分钟隐藏的更深一些。还有可能由于自己的技术5分钟没有快手技术强。还可能抖音的用户发5分钟的需求不强。增加查找路径可以一定程度筛选优质的。
抖音一分钟以上会根据的粉丝量逐渐解锁该功能。
抖音、快手和微视发布60s短对比分析(第三段)
3.6 表现层
抖音:
1风格
抖音logo将品牌名称首字母“d”与五线谱中的音符元素融为一体,并通过艺术手法体现出了“抖动”的动感姿态。Logo设计中的这种艺术手法属于故障艺术(Glitch Art)中的“错位” 故障艺术还有燥波、失真、毛刺等等其他风格。这种“错位”形式接近于我们在电子屏幕上看到的真实景象,其失真和受干扰的形态使得logo设计反而呈现出一种更加真实的现场感。
2色彩
抖音logo色值:FE2C55、00F7EF、20081D
抖音logo色彩:主色调黑色,在黑色的基础上加入了红色降低了饱和度,使原黑色显得更加灵动。
辅助色:白色 。背景色:黑色。是非常经典的配色方案,类似有货、VICE中国、积目一样黑白配,更潮流范,更酷。抖音的音符使用了青色和红色叠加形成叠影,对比映衬下的白色音符有如带上了外发光的感觉,跳动的发光的灯管,结合起来蛮容易联想到蹦迪、迷幻。
3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栅格清晰,比例关系协调。首页的设计顶部和底部布局合理,上下均衡,并么有出现头重脚轻的感觉。页面布局完全遵从当下互联网的产品的设计模式,布局合理,层级清新。
4层级表达
抖音在页面主次层级关系上表达,非常好,针对不同功能在页面中都有层级的划分,即使是同一层级,也有权重的倾向。
快手:
1风格
2色彩
快手logo 的色值:FF5004、F4AB8F、FFFFFF
快手 logo色彩:主色调橙色,背景色:白色。这样的搭配使快手的logo设计简洁清晰,符合当下app的设计搭配。界面布局色彩对比偏弱(相对于抖音和快手)橙色相对于红色更加年轻化,活跃化,与青春、欢快的气氛相搭。
3页面布局
快手的导航,采用了安卓的MD设计规范,将导航放于顶部,利用抽屉导航收起其他功能。这与快手的早期用户定位有关,毕竟是主攻下沉市场,三四
线城市用户用安卓手机偏多。但是在现在的主流布局上并不占优势,现在大量的app采用的都是类似与抖音和微视底部tab 的布局,这样的设计未来功
能的拓展比较有优势。
4层级表达
快手在页面主次层级关系上表达,没有抖音和快手那样好,比如像发布上传作为UGC用户而言并有没那么突出,对于新手用户查找该功能有一定的
难度,因此为了弥补设计规范上的缺陷,在app的其他页面也被迫添加了发布的悬浮按钮。这个对对一致性方面还有影响的。
快手在图标设计上还是保持统一的,大部分都是图标加icon,但是对于产品相同功能,却有的只有图标,比如闪光灯的图标,没有文字辅助说明。
微视:
1风格
微视底色则以渐变色蓝红搭配中间形似”播放“的标识,传达出一种新潮的感觉。但是渐变调丰富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这样的设计相对更加小众,不过也符合他们产品定位新潮炫酷。微视渐变的设计在设计对比上面根据有优势。凸显年轻化,潮、酷的特点。logo希能在多数的app当中表现的足够抢眼,所以色彩纯度足够高,渐变四色的搭配能让它从众多app中跳跃出来。
2色彩
微视的logo是483AFF、F043E8、FE3D74、1FAEFC四色的渐变。
微视:红是它的主品牌色,紫色,蓝色和桃红则是它的子品牌色。微视的pattern是从logo的造型延展出来的纹理设计。logo的设计更倾向于年轻人的喜好。
微视的logo设计的主旨是:拒绝雷同,发现有趣,忠于态度,潮流支配,躁动时代,极度。
3页面布局
微视的logo是483AFF、F043E8、FE3D74、1FAEFC四色的渐变。
微视:红是它的主品牌色,紫色,蓝色和桃红则是它的子品牌色。微视的pattern是从logo的造型延展出来的纹理设计。logo的设计更倾向于年轻人的喜好。
微视的logo设计的主旨是:拒绝雷同,发现有趣,忠于态度,潮流支配,躁动时代,极度。
4层级表达
微视在页面主次层级关系上表达,非常好,针对不同功能在页面中都有层级的划分,即使是同一层级,也有权重的倾向。
微视在页面主次层级关系上表达,非常好,针对不同功能在页面中都有层级的划分,即使是同一层级,也有权重的倾向。
小结:
整体来说,三者的视觉设计都做得还不错,因为前期产品定位的缘故,快手在三者中,视觉设计偏简单,不像抖音和微视高大上。而微视与抖音相比,很明显的是,微视在动效方面,比抖音用心很多;图标设计上面,给人的感觉也更加精致、统一。
四、商业模式&模式 4.1 商业模式
抖音与快手的商业化对比:
4.2 抖音、快手和微视的模式对比
抖音在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一路高歌猛进,短时间内起势。相对来说,快手的较佛系,尤其是前期,几乎是没有(CEO宿华:没有明星导向,不捧红人,做一只“隐形”的手)2017年感受到了来自抖音的压力,才开始正式发力开始做宣传。
微视除了靠爸爸引流,最明智的举措就是与央视大型晚会进行了合作。不过,抖音也不是吃素的,侧面切入,与25家央企达成合作顺利入驻抖音。
盈利模式方面,快手和抖音的盈利模式几乎一样,只是快手更依赖主播的直播打赏的五五抽成,而抖音更依赖信息流广告。
微视在盈利模式上,对比前两者显得有点滞后。应该尚在找寻中,目前就算是接广告也只是爸爸旗下产品的广告。除此外,电商变现也正在孵化中。
抖音和快手的“网红”经济对比:
抖音和快手的商业化资源和平台:
4.3 以抖音为例,对快手和微视进行SWOT分析
SO 战略:
利用强力的智能算法,以及有效的模式优势,增强内容的质量,在短这个风口下,快速占领用户群,抢占市场份额。
利用当下庞大的用户量,提高产品本身在短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母公司本身的资金支持,加大力度对产品的设计、及 UGC、PGC 等内容的质 量提升。
利用目前广告商的青睐,不断尝试商业化变现方式。
WO 战略:
在短风口市场,优化自身的智能推荐算法,优化用户的生命周期,建立用户的防流失机制,提高产品竞争力。
建立更加贴近用户的架构,优化自身产品短流量的分发机制。
加强 PGC ,建立平台,并尝试从 PGC 及广告商的商业化运作。
ST 战略:
利用技术算法优势、优势,继续增加产品竞争力,从功能、方式等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抢占市场份额,增强产品在终端用户的影响力,给和阿里系同赛道产品制造压力。
研发算法审核机制,规避政策风险。
利用自身的技术等优势,抢占大量的市场份额。
WT 战略:
优化推荐算法提高用户粘度,建立技术壁垒。
做市场下沉,抢夺三四五线城镇用户。
联合多流量平台,实行异业联盟政策,增强在终端的影响力。
完善质量把控机制,防范有关政策风险 根据产品的当下的发展阶段,选其中一个作为发展战略落地执行。实际分析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相应的结论。五、总结
抖音&快手&微视国内外的发展:
目前抖音、快手用户渗透率较高,国内用户增长有限。目前抖音月活跃用户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网民渗透率分别为40%、46%,快手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 网民渗透率分别为21%、44%,微视用户在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网民渗透率分别为20%、30%在国内市场份额与前两者还有很大的差距。整体来看,国内未来用户增长空间有限。
字节系流量优势明显,2019年手游买量渠道的市占率可能达50%以上,通过“自有渠道建立认知-轻度游戏积累画像-重度游戏收割用户”打法,逐步深入布局游戏的发行与自研。字节跳 动用户的泛娱乐内容需求与游戏用户需求重合度高,根据我们测算,字节系在2019年手游买量渠道的市占率可能达50%以上,字节系流量优势明显。字节跳动目前以子公司朝夕光年为据点, 布局游戏研发、发行、推广等多个领域,通过“收购+挖角”在北上深杭四地组建超千人团队,秉承“自有渠道建立认知-轻度游戏积累画像-重度游戏收割用户”打法,逐步深入布局游 戏的发行与自研。
未来抖音在国外市场会越来越强,快手和微视也会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占领,同时三个产品都会面临巨头的(Facebook、youtobe等巨头)
抖音、快手和微视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变现不及预期、用户流失风险等。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视频
视频(Video)泛指将一系列静态影像以电信号方式加以捕捉,纪录,处理,储存,传送,与重现的各种技术。连续的图像变化每秒超过24帧(frame)画面以上时,根据视觉暂留原理,人眼无法辨别单幅的静态画面;看上去是平滑连续的视觉效果,这样连续的画面叫做视频。视频技术最早是为了电视系统而发展,但现在已经发展为各种不同的格式以利消费者将视频记录下来。网络技术的发达也促使视频的纪录片段以串流媒体的形式存在于因特网之上并可被电脑接收与播放。视频与电影属于不同的技术,后者是利用照相术将动态的影像捕捉为一系列的静态照片。
- 上一篇:新书尝鲜,科技如何塑造未来05,未来生活简史
- 下一篇:对于魅族而言,提到京东之家